当前位置:亚美集团(中国)官方网站 > 企业文化 > 详细信息
详细信息

以梦为马 不负韶华——记公司2018年十大青年创新标兵陈得勇

时间:2019年05月13日    作者:任新维 王琦 黄建    来源:党委宣传部

  楔子

  每当提及陈得勇,听到的都是“了不起”“优秀”“悟性高”……褒奖之情溢于言表。在中铁一局四公司2018年“双先”表彰会上,他更是从众多青年职工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十大青年创新标兵”,这更是公司对他的认可,到底是怎样一个年轻人,能够让大家对他交口称赞呢?

  一

  2017年7月,陈得勇从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应聘到中铁一局四公司,投身于祖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中。

  经过半个月的岗前培训,陈得勇根据公司安排,到中铁一局四公司承建的宝鸡阳平渭河大桥项目,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基层技术人员。

  阳平渭河大桥是国内首座主塔采用格构式钢桁架结构的双塔双索面斜拉桥,钢主塔、钢箱梁均采用节段拼装技术,结构复杂,工艺要求高。来到工地,陈得勇才真正理解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的真谛。

  因为他学的专业是结构工程,项目领导便让他负责临时结构设计。这项工作需要对脚手架等临时结构进行设计验算,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其作业效率,减少材料使用。作为一名研究生,陈得勇有非常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施工现场的复杂情况,根本没有办法让他将所学知识完全的直接应用。

  “过程很关键,结果更重要”,陈得勇在向笔者介绍完设计流程后,说出这句话。对于现场施工而言,设计结果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关系到施工的安全、效率、成本,一点小的失误,都会造成不可预计的损失。

  刚开始接触方案编制时,由于对现场的不了解,一份方案往往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去编制,一次次修改,最终才能应用于施工现场。为了弥补短板,陈得勇白天到工地学习测量放线、施工工艺,晚上在办公室将白天的所见所闻一一整理,并与理论相互印证。

  本就单薄的他,显得更加消瘦,也更加干练。

  项目负责人燕成贵在闲聊时说,“一般晚上十二点前,工程部没有息过灯。”与在上学期间相比,这样的生活很是枯燥无聊,但是陈得勇却乐在其中。

  二

  成长的路上,永远没有一帆风顺,对陈得勇而言,也没有例外。为了他更快成长,独当一面,领导安排陈得勇独立对现浇梁满堂支架方案的计算书进行编写,陈得勇显得很是兴奋,立即着手编制计算书。丰富的理论知识,让他对这次的任务充满了信心。

  理论可以指导实践,但是理论并不是实践。

  陈得勇按照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自己工作以来的经验,认真的进行计算书编制,经过近一个月的加班加点,终于拿出一份他自己认为很满意的计算书,交给领导审核。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领导对这份计算书并不满意,因为陈得勇并没有完全考虑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按照陈得勇的方案,的确符合现场施工要求和安全标准,但是他忽略了一个因素:经济。

  经过领导的指导和修改,方案最终成型并通过评审,并且节约了25%的脚手架材料。其实在陈得勇心里,还是有点不放心,减少四分之一的脚手架,这个方案能行吗?

  在方案实施的时候,陈得勇一直在现场盯控,拿着方案不停地比对,越看他越是觉得修改后的方案是科学合理的,他的观念也在实践中不知不觉中转变过来。

  在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效率、经济价值是有一个平衡点的,如何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提高脚手架搭建的效率,同时节省材料,是一个合格的技术人员应该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

  计划赶不上变化。对于瞬息万变的施工现场,更是如此。阳平渭河大桥合龙段所用的临时结构方案,在2018年已经编制完成并通过评审,但是在即将合龙前,由于现场环境变化,原定正常合龙方案必须要进行调整。

  因为在河道施工,计划合龙时间前,降雨导致大里程方向履带吊无法作业,重达240吨的钢箱梁没办法按原方案吊装。出现在这个情况已经是4月18日,距离计划合龙时间,只有3天。经过讨论,最终项目部决定调整原定合龙方案,将合龙段两片钢箱梁全部由小里程方向进行吊装作业,确保按时合龙。

  陈得勇临危受命,只有不到一天的时间对钢箱梁支撑临时结构方案进行验算。如何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将原有方案左右各放置一片钢箱梁改为两片钢箱梁均放置在小里程方向,是调整的重点,也是难点。

  接到任务后,陈得勇立即开始重新对钢箱梁支架进行验算,通过不断的讨论、分析,最终确定的方案是:将两片箱梁均放置在小里程方向已安装钢箱梁顶面,同时利用履带吊将箱梁半吊起,减少下部支架承受的荷载,并且确定了两片钢箱梁放置的合理位置。这份方案很快便通过评审,最终桥梁在4月21日顺利合龙。

  陈得勇没有辜负领导的期望。

  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领域从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建筑信息模型(BIM)是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

  BIM在施工方面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利用好这项技术,可以使施工过程变得更加简单高效,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部将BIM作为一项重要技术进行学习使用,陈得勇所在的阳平渭河大桥项目部也是如此。

  得知陈得勇在学校对BIM基础知识和操作有过学习,项目负责人燕成贵决定,立即购买BIM所需的软件和硬件设施,并且由陈得勇主导进行学习,并尽快应用于施工生产。

  这对陈得勇而言,是一次机会,也是一项挑战。机会是他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所学,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挑战是他必须尽快掌握BIM核心知识,并且要带领项目职工全面学习,使之尽快满足现场施工需要。

  为了尽快掌握BIM知识,陈得勇一方面在网上查询相关资料,一方面请教同事和前辈,以最快的速度掌握了BIM的基础操作,随后便与同事一起,不断地尝试,制作三维模型,并不断细化,直观展示项目施工过程。

  如今,陈得勇的BIM技术水平有了巨大的提升,项目部安全、质量交底,施工方案编制等各个方面都以BIM建模为基础,将施工过程全面细致地进行解释说明,有效提高了交底的质量和施工效率。

  陈得勇的学习能力和工作水平,再一次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

  从繁华的都市,走进艰苦的工地,陈得勇却毫无怨言。生长于山西农村的他,更加清楚领导关心、同事和睦、平台广阔的来之不易。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正是有了像陈得勇一样的年轻职工的不懈努力,企业的发展才有着更加巨大的潜力和动力。

  

  陈得勇在施工现场

点击量:
】   【 打印】   【 关闭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RSS订阅  |  意见征集

地址:陕西咸阳玉泉西路8号中铁大厦 邮政编码:712000    电子邮件:4gs@crfeb4gs.com

联系电话:(86)02933777651  传真:(86)02933777688    33777651     陕ICP备05000366号 https://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