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地震后发生的砂涌,给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多个乡镇带来较大灾难,突如其来的泥沙将道路掩埋,部分民房或倒塌,或“淹没”在泥沙之下。
一年过去,如今的中川乡金田村、草滩村等地已然“旧貌换新颜”,由中铁一局市政环保公司承建的民和县灾后重建搬迁安置项目顺利完成交付,186户居民喜提新房,正式开启新居新房新生活。
据了解,民和县灾后重建项目按统规统建方式建设,分为80平方米、120平方米、160平方米三种户型,集中安置中川乡金田村、草滩村186户地震砂涌受灾户,配套有社区服务站、村级幸福院、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及村务室、民俗活动点、公厕、便民农家店、文化活动站等公共服务设施,能满足居民生活购物、休闲健身等实际需求,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锚定目标、攻坚克难抢工期
一年前,突如其来的灾害牵动着各方各界的心。在结束灾后救援各项工作后,中铁一局市政环保公司主动请缨参与灾后重建。1月15日,中标转导乡、中川乡等卫生室基础设施修建项目,项目团队带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跑步进场,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要求,24小时内迅速集结人员、机械、材料组织施工,仅用5天完成场地平整;项目团队倒排工期、有序推进,夜以继日、连续作战,克服工期紧、任务重、施工工点分散、山体滑坡导致封路等多重困难,仅用4个月就完成全部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解决了当地近万名受灾群众的医疗卫生问题。
为了让受灾群众早日搬新家、住新房,项目团队马不停蹄转战灾后重建搬迁安置项目。仅用4个月,就实现了安置新房全面封顶。
自项目开工建设以来,项目部始终保持大干快上势头,不等不靠、争取主动、抢得先机,不断加大人力和物力投入,抢抓施工黄金期,紧盯施工生产任务目标,提前筹划,以施工节点目标倒排工期,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紧扣时间节点合理安排各项施工工序,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周密安排、技术创新保质量
针对单体工程范围广、施工内容专业性强和工期紧、任务重的施工现状,项目部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在施工现场派驻专人值班,科学安排施工作业面,采取多区域同时施工、昼夜施工的方式,加班加点抢进度。项目部建立与各班组高效的通讯沟通机制,加强对施工过程管理的统筹协调,及时解决遇到的各类难题,确保每个环节都紧密衔接、高效运作,全力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安置区斜屋面是制约施工质量的关键。斜屋面存在高空作业,屋面构造层易出现滑移、裂缝,会严重影响使用功能和外观效果。屋面坡度最大为28°、最小为19°,屋顶最大高度10米、最低高度4.5米,屋面带坡、标高不一致,构造上存在下翻梁,容易导致混凝土浇筑时易出现漏浆、浆体离析、振捣不实、跑模甚至架体倾覆的问题,且模板支设及支撑体系关键节点和关键工序繁多,导致施工难度大。
为规避施工风险,实现以技术创新促进降本增效,保障施工安全与质量,项目管理团队多次召开专题施工方案交底会,邀请技术专家对施工重难点、风险点等进行分析研判,通过复盘调整,精细把握现浇混凝土斜屋面施工重点,并根据现场实际,综合经济性、技术性、安全性等各项因素考量,最终采用单边模板体系加截流网分块法的施工技术,保证混凝土的成型质量,降低混凝土的重力下坠。同时,混凝土浇筑方法采用从屋檐处开始,自下而上分层分段进行浇筑,每段浇筑带采取S形浇筑法,通过循环往复地向上推进,保证了混凝土的密实性。
项目部以精品意识严把质量关,将标准化施工贯穿于项目施工全过程,贯彻落实“三检两验制”、实测实量及隐蔽验收挂牌、样板引路等措施,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切实提升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助力项目高标准履约,切实将项目建设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品质工程。
多措并举、筑牢防线保安全
项目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重点做好现场临时用电、沟槽开挖等较大危险性工程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并定期组织对施工现场的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同时,严格落实绿色施工、环保治理理念,施工现场设置围挡、喷淋系统,定期清扫、洒水,对裸土进行绿网覆盖,将扬尘治理及空气质量控制工作落到了实处。
民和县灾后重建项目,作为民和县重点民生保障工程,事关广大群众民生福祉,不仅有助于全面改善当地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帮助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活,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还对于提升区域发展活力、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从蓝图到现实,项目团队上下一心、迎难而上,发扬央企责任担当,发挥央企资源优势,勇担重任、不辱使命,全力推进项目提速提质提效,及时让受灾群众住上安心、舒适的新家,用实际行动向受灾群众交上一份优秀的答卷。
项目建设全景
搬迁安置房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