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而遇,沐光而行,他是工程技术创新路上的“追光青年”——记建安公司副总工程师、科技管理中心经理张海亮

时间:2024年12月17日 来源: 作者:《铁路建设报》通讯员:李琦 秦雷卜/文 张宏运/图 阅读: 字体: 【

  “2024年,我们自立课题61项,集团公司重点课题2项,获得集团公司科研经费40万;申报集团公司成果评审5项,其中1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项国际先进水平,1项国内领先水平,1项国内先进水平;申报股份公司评审课题3项,其中1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1项国内先进;申请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科技成果评审1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申请中国钢结构协会科技成果评审2项,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2月的西安,已近深夜,中铁一局建安公司科技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科管中心”)的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几名青年正梳理着全年的研发成果。这是一个在工程技术创新一线“追光”前行的研发团队,团队的领头人叫张海亮。

  此刻,身为中铁一局建安公司副总工程师兼科管中心经理的张海亮,正在为2025年企业技术研发工作拟定计划。用他的话说,“今年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实用技术、共性问题研究及重大‘卡脖子’技术攻关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部分课题的科研成果成果转化率偏低,没有达到预想的辅助施工生产效果,急需在加强产学研融合方面进一步发力......”

  千锤百炼,始见真金  在知行合一中追“光”奋斗

  时光回到2005年,张海亮刚从长安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那时的他,主动扎根在环境艰苦的施工一线,积极参与高难度施工项目。

  “大学毕业的时候,我的理想是自己能同时拥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赋能,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专家’。”刚出校门的张海亮怀揣着这样的理想,走进施工现场,踏上了他的追光之路。

  而后的许多年,张海亮发挥所长,历经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科研管理等多个岗位锻炼,先后任职项目副经理、总工、项目经理、公司工程部部长等。用实力将自己锻造成了第四届工程建设行业“杰出科技青年”、中铁一局“科技标兵”......

  步入工程行业之初,张海亮就主张在施工生产中发挥技术创新的龙头作用,并坚持对现场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细致入微的检查和指导,确保参建的项目能达到甚至超越客户的期望。

  2013年,张海亮担任银川国际交流中心项目总工程师。尽管此前他已经有了多年的技术管理工作经验,但这次全面负责银川国际交流中心项目技术管理工作,对他来说仍是一次不小的挑战。

  银川国际交流中心是2013年中阿论坛的分会场,工程量庞大、技术和施工环境复杂,在质量安全、低碳环保、可持续性等多个方面标准较高,且工程意义重大,容不得半点差错。

  项目伊始,张海亮便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和前沿技术,及时调整和优化项目策略,确立高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引入先进的材料技术和设备,力求高标准完成施工任务。

  建设期间,张海亮瞄准施工现场的“硬骨头”,带领团队克服了基坑降水、高支模、钢结构吊装、防渗漏及大面积屋面防开裂等施工难题。针对会议厅31.5米跨钢桁架吊装施工难题,他主导研发运架一体台车,实现钢桁架二层楼面拼装,用台车运架安装,避免现场大面积拼装场地硬化和使用大吨位吊车吊装,降低了建造成本。在熟读施工图的基础上,他还积极建立与设计单位建立一站式沟通平台,优化平面布置和设备选型,做到施工方案最优,效率最快,被业主称赞说“这是创造了银川速度的工程”。

  在他的带领下,项目成员积极开展科研攻关、技术开发以及新技术推广应用,形成了良好的技术氛围,给工程带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2013年9月,国际穆斯林企业家峰会在银川国际交流中心顺利召开。这个工程成为银川市的一张新名片,被评为银川“凤凰杯”优质建设工程。

  “无论是搞技术还是抓管理,都要把自己和项目融合在一起。施工现场是创新最好的沃土,是培养施工人员思考工程建设领域创新迭代的最优路径。”这他多年的从业经验的精炼总结。

  2014年,张海亮接手西宁绿地云香郡项目的建设任务。这期间,他结合施工调查及项目特点编写施工组织,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技术,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项目竣工时,共收获国家级QC成果奖3项,并超额完成目标利润,被评为“青海省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示范工地”。

  较真碰硬,攻坚克难 在创新实践中勇攀高峰

  奋楫者先,创新者强。2019年,张海亮进入科管中心工作。作为工程技术创新一线的从业者,他深知建筑行业技术更新换代迅速,始终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丰富知识储备,带领团队深入研究新技术、新工艺,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创新这件事儿,在张海亮看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技术创新要与工程实际、项目需求和行业发展相结合,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他坚信,创新主要根植于对日常工作的深入观察与精心总结,目的则是为了让效率更高、质量更好、施工更安全。

  张海亮的工作思路是“小课题大方向、小发明大作用”,他经常以工程一线最头疼、最急需的问题为突破口,带领团队开启自主创新研发模式。例如在宁夏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期间,他针对工程多层缓粘结预应力空心楼板施工,与技术骨干一起研发集成模板早拆头体系,逐层顺序浇筑逆向张拉的多层预应力空心楼板后张法施工新技术,保证施工质量,缩短施工周期。随后,他指导中心的BIM工程师对预应力筋、吊杆安装位置等进行优化,共同研发了预应力筋定位集成装置,实现预应力筋及吊杆预埋件的准确定位,进一步提高了工效。他说:“领导和同事们相信我们,我们科管中心就一定要拿出解决方案!”

  近些年,他负责项目智慧工地的实施方案,在发现原有的“智慧工地”系统相互之间数据不贯通,公司后台很难通过系统数据监管并指导。于是,他带着团队往返多个项目和机关多个部门进行业务调研,对劳务、安全、质量、技术、进度及党建等模块开展逐级梳理,重塑管理流程,开发出“数字化集成管控平台”,更贴近企业管理应用实际。

  研发期间,为了尽快完善数据测算任务,不影响施工进度,他几乎把工位搬到工地,通过数据模拟、理论分析,用最快的速度完成系统数据测试。同时,他还根据不同项目的施工内容及特点,分板块、分阶段,大力推进以BIM为核心的信息化技术应用与创新,详细制定全周期工作目标及计划,破解施工难题,提高施工效率。

  “创新成果研发的最终目的是要真正转变为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发展动能。”张海亮要求大家在现场捕捉创新需求的同时,也要关注到新成果在现场验证和试用的情况,确保研发成果能解决项目痛点,或通过现场验证再次优化升级产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理想已照进现实。凭着多年的努力,张海亮参与或主持的成果先后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以及多个省级协会科学技术奖......他个人拥有专利81项(其中发明专利33项、海外发明专利2项),省部级工法6项;五年参编国家标准1项、省级地方标准4项,知网收录专业学术论文13篇。

  最值得一提的是,张海亮的头衔从高级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升级为西安市建筑业协会专家;陕西省建筑业协会专家;中国施工企业协会科技专家、BIM专家、岩土工程技术专家、绿色建造水平评价专家。

  勤学不辍  精益求精  在锐意进取中倾囊相授

  繁忙的工作之余,参加行业论坛、进修专业课程成了张海亮平日里习惯的“休闲”方式。他说:“在当下快速变化的施工领域,我们技术研发人必须做到勤学,只有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能,才能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有竞争力。”

  作为技术研发团队的负责人和引路人,张海亮还肩负着培养研发新人的重任。“行业的发展关键在人才。培育青年人才梯队也是我们企业多年的追求。”张海亮说,“希望培养更多工程技术领域‘追光者’在技术研发的跑道上快速前行。”

  在同事们眼里,张海亮总是不遗余力地传授业务知识和施工经验,他会有意识地引导大家主动钻研,喜欢鼓励大家要敢于创新、共同进步。实践中研究的“绝活儿”,他倾囊相授;工作中总结的经验,他毫无保留。在他的带领下,科管中心迅速成为一支专业素质高、学习氛围浓的“高能战队”,三年时间就为企业创造过亿元经济效益,并成为党员骨干、青年技术人员攻克难题、革新工艺、提升技能的成长课堂和攻关阵地。

  “面对技术瓶颈和工期压力,他经常亲自深入一线调研,夜以继日地研究国内外先进案例,组织我们团队头脑风暴,开展技术攻关,鼓励大家集思广益。”科管中心的青年工程师张宏运讲道,“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团队这些年成功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赢得了领导的高度赞誉。”

  “他会像老大哥一样鼓励并督促我们学习、考证,帮大家找寻相关学习材料,勾画标注关键点。有时,课题研发任务不紧张时,他就跟我们坐在一起分享工作经验,畅谈生活点滴。”进入科管中心工作不到两年的工程师杨腾说。

  “事实上,不论是新员工还是老员工,我认为工作所需要上的第一课都应该是如何保持学习的劲头与能力,这样才不会被市场、被时代所抛弃。”张海亮说。

  一路走来,张海亮对自己,是用新追求闪光,把“问”字变成“解”字;对他人,是用信追随星光,把“萌新”变成“能手”;对企业,是用心追寻亮光,把“难”字变成“效”字”。

  如今,张海亮正在攻读西安理工大学土木水利专业的博士,他说“在工程技术创新路上,自己始终是那名‘追光的人’”。

  

  工作中的张海亮

  

  张海亮与一线技术人员探讨交流

责任编辑:刘菁菁